本報訊 近日,在岢嵐農(nóng)商銀行營業(yè)部,一位神色慌張的大叔匆匆趕來。60多歲的張大叔手持銀行卡和身份證,焦急地向柜員小路求助:“我急著給朋友還錢,麻煩給我取10萬元現(xiàn)金?!毙÷逢P切地詢問:“您朋友來了嗎?您一個人帶著這么多現(xiàn)金在路上不安全,不如向朋友要個卡號直接轉(zhuǎn)賬更方便。”然而,張大叔卻固執(zhí)地搖頭“:朋友只要現(xiàn)金,不接受轉(zhuǎn)賬或微信支付?!?/p>
憑借敏銳的風險意識,小路察覺到事情可能有異,判斷張大叔可能正遭遇新型電信網(wǎng)絡詐騙,隨即向行長匯報情況。行長將張大叔引導至辦公室,指著近期案例展板,語氣鄭重地說:“您看這個案例,騙子就是以投資分紅為由,誘導受害者線下取現(xiàn)再匯款?!睆埓笫迕碱^緊鎖,不時低頭查看手中的銀行卡,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行長又結合“殺豬盤”等真實案例,深入剖析詐騙分子如何通過線上誘導、線下取款實施詐騙,反復叮囑張大叔提高警惕。
同時,工作人員手把手教他了解支付寶的安全防護功能,耐心演示每一個步驟。最終,在工作人員的耐心勸阻下,成功為張大叔挽回了10萬元的損失。張大叔心有余悸,握著工作人員的手感慨:“原來這些‘天上掉餡餅’的都是陷阱?。∥医裉觳铧c就上當受騙了?!?/p>
(張雅芝)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