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訊(記者 劉俊卿)因年度文物保護工作計劃安排,云岡石窟第5、第6窟進行技防設施升級改造,暫停對外開放。第5窟封閉時間為3月3日至13日,第6窟封閉時間為3月14日至24日。
據(jù)悉,云岡石窟按石窟形制、造像內(nèi)容和樣式的發(fā)展,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其中中期石窟是云岡石窟雕鑿的鼎盛階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這一時期即孝文帝太和年間(471—494年),是北魏遷洛以前的孝文時期,是北魏最穩(wěn)定、最興盛的時期,進而雕鑿出更為繁華精美的大窟大像。云岡石窟第5、6窟屬于中部窟群,為一組雙窟,窟前四層木構樓閣為清順治八年(1651)宣大總督佟養(yǎng)量主持修建,因巖結構,蔚為壯觀。第5窟為大像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尊高達17.4米,為云岡佛像之最,后世包泥彩繪,第5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還有許多關于佛本生故事的雕刻。第6窟為塔廟窟,洞窟中央有一個巨大的塔柱,中心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西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既獨立成章,又互相聯(lián)系,是中國石窟藝術的珍品之一,也是現(xiàn)存最早的宗教題材的石刻“連環(huán)畫”,洞窟內(nèi)容豐富,造型變化有序,雕刻造型追求工整華麗,裝飾精美,堪稱云岡第一偉窟。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