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是全球應(yīng)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它除了具有良好的解熱、鎮(zhèn)痛作用外,還有抑制血小板激活和抗血栓形成的良好作用。美國常青藤達特茅斯學院的一位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我將身處荒島,如果選擇隨身攜帶某一種藥物的話,那么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阿司匹林?!笨梢?,阿司匹林在眾多藥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人們對阿司匹林的作用機制、療效等方面缺乏足夠的認識,使得它在臨床應(yīng)用過程中會存在一些安全隱患。這個常用得不能再常用的藥,該怎么正確服用呢?今天,藥師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這個百年“神藥”
每年消耗1500億片
阿司匹林有多神?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楊酸,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解熱鎮(zhèn)痛藥,它誕生于1899年3月6日。不同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西藥,它分子結(jié)構(gòu)非常簡單,合成成本極其低廉。報道顯示,全球阿司匹林年消耗量近年來基本維持在5萬噸左右,相當于每年使用1500億片阿司匹林藥片。
一個歷史悠久的老藥能有如此驚人的使用量,足以證明阿司匹林在醫(yī)藥界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但可用于治療感冒、發(fā)熱、頭痛、牙痛、關(guān)節(jié)痛、風濕病,還具有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平時合理服用阿司匹林還能有效預防心肌梗塞,可謂“一專多能”。因此,阿司匹林被很多人稱為“萬能神藥”。
阿司匹林的主要用途包括鎮(zhèn)痛、解熱、抗炎、抗風濕、抗血小板聚集、抗癌等。此外,它還可以用于川崎病、糖尿病、阿爾茨海默?。ɡ夏臧V呆癥)等疾病的治療。
亂用阿司匹林
可引起致命腦出血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國產(chǎn)還是進口阿司匹林都可引起致命的胃出血和腦出血。數(shù)以億計的患者正在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必須進行用藥交代,而且應(yīng)規(guī)范化。
比如,阿司匹林腸溶片應(yīng)餐前服用;當出現(xiàn)上腹不適或身體有出血表現(xiàn)時,請及時就診;注意糞便顏色變化,當出現(xiàn)血便或黑便時,請及時就診;每1至3個月定期檢查糞便潛血及血常規(guī),以及用藥期間禁止飲酒等等。
晚上或白天
這個時候服藥效果更好
市場上有25毫克、50毫克、100毫克不同規(guī)格的阿司匹林,說明書用法差異很大。它的最低有效劑量到底是多少?通常情況下,阿司匹林預防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最低有效劑量為75毫克/天,缺血性卒中一級預防的最低有效劑量為50毫克/天。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清晨血小板更活躍,心血管事件高發(fā)時段為6點至12點。腸溶或緩釋阿司匹林口服后需3至4小時達到血藥高峰,因此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更好地抑制清晨血小板功能;若每天上午服藥不能對事件高發(fā)時段提供最佳保護。
但是,沒有隨機臨床對照研究證實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更多減少心血管病事件,而且阿司匹林一旦生效,其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持續(xù)性的,不必過分強調(diào)固定某一時辰服藥。
此外,偶爾漏服了要不要下頓給補上?體內(nèi)每天約有10%至15%的新生血小板,故需每天服用阿司匹林以保證新生血小板功能受到抑制。偶爾一次忘記服用阿司匹林,體內(nèi)僅15%的血小板具有活性,對于抗栓作用影響不大。不需要在下一次服用加倍劑量,過量服用阿司匹林不良反應(yīng)會增加。
服藥前的四項準備
你都做到了嗎?
對于所有計劃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在用藥前必須做好4項準備工作。
1.仔細權(quán)衡獲益出血風險比,篩查和排除出血高危人群,并在使用過程中定期或動態(tài)地評估獲益出血風險比,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2.按照相關(guān)??埔?guī)范,采取降低消化道出血風險的防范措施,提前治療消化道活動性病變(包括根除幽門螺桿菌)。對于出血風險較高的患者,必要時需預防性應(yīng)用奧美拉唑等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或法莫替丁等H2受體拮抗劑等。
3.堅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煙、慎酒、科學膳食及運動)并積極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盡管阿司匹林引起顱內(nèi)出血絕對風險僅為0.03%,但高血壓患者須將血壓控制在小于140/90mmHg(1mmHg=0.133kPa)時才可考慮使用阿司匹林。
4.開具阿司匹林處方之前先進行醫(yī)患溝通,患者同意后再開始應(yīng)用。
預防心血管疾病
這三類人別吃阿司匹林
根據(jù)《2019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的應(yīng)用中國專家共識》,阿司匹林可用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ˋSCVD)的一級預防。不過,以下三類人群并不建議服用阿司匹林進行ASCVD一級預防。
1.年齡大于70歲或小于40歲的人群。目前證據(jù)尚不足以做出一級預防推薦,需個體化評估。
2.高出血風險人群。正在使用增加出血風險的其他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物、抗凝藥物、糖皮質(zhì)激素、非甾體抗炎藥物)有胃腸道出血、消化道潰瘍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年齡大于70歲,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障礙,嚴重肝病,慢性腎病4至5期,未根除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壓患者等。
3.經(jīng)評估出血風險大于血栓風險的患者。
文/王志慧(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