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疫情防控進入新的階段,居家隔離的感染者人數(shù)增多,各種家庭消毒方法也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不管選擇怎樣的消毒方法,一定要了解其消毒機制、優(yōu)缺點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否則不合理的消毒方法,不僅起不到消毒作用,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危害,也存在安全隱患。
常見的消毒方式包括物理消毒(煮沸、紫外線、高溫、電離輻射等)、化學消毒兩大類。物理消毒在許多場合受到很大程度限制,化學消毒劑以其快速、簡便、經濟的特點應用最為廣泛。生活中常用的化學消毒劑主要包括三大類:醇類、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消毒劑。
紫外線消毒燈適用于室內空氣和物體表面消毒
紫外線消毒燈的作用機制是利用適當波長的紫外線能夠破壞微生物的DNA結構,使之失去繁殖和自我復制的功能從而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適用于室內空氣和物體表面的消毒。紫外線殺菌具有無色無味無化學物質遺留的優(yōu)點。但如果沒有防護措施,極易對人體造成巨大傷害。如果裸露的肌膚被這類紫外線燈照射,輕者會出現(xiàn)紅腫、疼癢、脫屑,重者甚至會引發(fā)癌變、皮膚腫瘤等。同時,它也是眼睛的“隱形殺手”,會引起結膜、角膜發(fā)炎,長期照射可能會導致白內障。紫外線和其他光一樣,沿直線傳播,穿透能力較差。如果有遮擋物,紫外線消毒燈的殺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當紫外線的波長短于240納米時,會在空氣中激發(fā)出臭氧,如果沒有及時通風,當臭氧達到一定濃度時會對呼吸道造成損害。所以使用紫外線消毒要注意:紫外線光源不應直接照射到人;應保持紫外線燈表面清潔,每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發(fā)現(xiàn)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等時,應隨時擦拭;采用紫外線消毒物體表面時,應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線;采用紫外線消毒紙張、織物等粗糙表面時,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且兩面均應受到照射。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空氣消毒采用開窗通風即可,推薦持續(xù)開窗通風,不具備持續(xù)開窗條件的,每日上、下午至少各開窗1次,每次30分鐘以上。
75%酒精既能殺滅細菌也能滅活病毒,用于皮膚及小物品的消毒
醇類消毒劑主要代表產品是75%乙醇,其作用機制是通過使病原微生物脫水或溶解病毒脂質外套膜從而殺滅細菌或滅活病毒,但有效濃度必須達到75%以上,75%酒精既能殺滅細菌也能滅活病毒。它價格便宜,容易獲取,安全性好。缺點在于酒精易燃,存在安全隱患,且容易揮發(fā),持續(xù)時間不長,一旦噴灑揮發(fā)就無法達到75%濃度,因此只能用于皮膚及小物品如手機、遙控器、鼠標、門把手、水龍頭、各種按鈕等的消毒,應禁止對家中空氣、環(huán)境等大范圍噴灑消毒,以保證安全。
84消毒液適用于物品、物體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
含氯消毒劑主要代表產品是84消毒液(次氯酸鈉),作用機理是其具有極強的氧化性,氧化細菌/病毒核酸物質從而殺滅細菌及病毒。
84消毒液適用于物品、物體表面、分泌物、排泄物等的消毒。面積較大的物件如桌面、地面,可用84消毒液進行噴灑、擦拭或拖拭消毒。家中的餐具等物品也可用84消毒液浸泡消毒。84消毒液價格便宜,不易揮發(fā)滅菌持久,病毒滅活能力較強。但缺點是84消毒液具有強烈氧化性及漂白性,對金屬、衣物、皮革、皮膚黏膜具有較強的腐蝕性,此外84消毒液遇到酸性成分容易生成氯氣對呼吸道黏膜產生損傷,且可能致畸。所以,使用84消毒液時要注意開窗通風,要按照說明書配制合適濃度。
過氧乙酸消毒劑能快速徹底殺滅細菌、真菌、病毒等多種微生物
過氧乙酸消毒液在各種情況下(甚至4℃的低水溫下)均能快速徹底殺滅細菌、真菌、病毒、藻類、芽孢等多種微生物,分解產物無毒無害,不污染環(huán)境,滿足環(huán)保要求。該消毒液有刺激性氣味,并帶有乙酸氣味,對金屬類具有很強的腐蝕性。過氧乙酸可通過浸泡、噴灑、噴霧、擦拭的方式對物品進行消毒。對地面、墻壁、門窗消毒使用噴灑法,對房屋空間消毒使用熏蒸法或者采用電動超低容量噴霧器進行噴霧消毒,對餐(飲)具進行浸泡消毒,浸泡時,消毒液要漫過被消毒的器具,最后再用流動的清水將餐(飲)具洗凈。使用過氧乙酸消毒劑要注意:過氧乙酸不穩(wěn)定,應貯存于通風陰涼處,遠離可燃物質;稀釋液現(xiàn)配現(xiàn)用,使用時限≤24h;接觸過氧乙酸時,應采取防護措施,不慎濺入眼中或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
總之,居家消毒應優(yōu)先使用衣被暴曬、餐具煮沸、自然通風等物理消毒方法。消毒劑應按照說明書,根據不同消毒對象,配制成合適濃度并以適當消毒方法開展。消毒時應做好個人防護,在通風良好的環(huán)境下進行。(作者:晉中市中醫(yī)院 李俊玲)
(責任編輯:梁艷)